|

很多大中型规模的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通过组织变革构建更专业化的财务共享中心或类似财务共享模式的管理体系。税务管理,尤其是增值税管理,是企业日常财务工作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财务共享中心不可或缺的功能。

 

汉特税务通将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增值税销项管理、增值税进项管理、增值税纳税申报管理和票据影像管理等角度,梳理企业财务共享下的税务管理难点和解决方案。

 

一.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增值税销项管理

由于政策监管规定,企业的税控设备和发票只能在当地使用,与财务共享集中式管理的需求相违背。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依然需要对各地公司的增值税销项进行管控,由此,就需要使用网络式的增值税销项发票管理解决方案。

 

通过B/S建立架构的增值税发票管理平台和数据接口,可以将企业ERP、财务系统、OA系统中的业务数据或财务数据自动生成为增值税开票信息,实现自动化的发票开具。同时,建立流程化的审批平台,从开票申请、批准开票、发票打印到快递寄送,都可以在平台上协同完成。

 

平台化系统可以使得财务共享中心和集团总部,对各地分子公司的增值税销项进项统一监察和管控。

 

二.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增值税进项管理

财务共享中心的核心功能是完成整个企业集团标准化的财务会计处理与核算管理。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可能会遇到的增值税进项管理难点是全国各地的分子公司使用的增值税查验认证平台不一,无法实现批量认证。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增值税进项管理平台,平台可接入各地税局的认证系统,通过识别增值税发票票面上的购方信息实现增值税进项发票的自动分发和查验认证。同时与企业管理系统连接,完成三单匹配和自动过账等功能。

 

从增值税进项管理的角度出发,财务共享模式是非常适合进行集中化的增值税进项发票管理,从增值税的认证抵扣到会计账务处理都可以集中在财务共享中心完成。

 

三.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纳税申报管理

“营改增”全面试点推广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填写内容增加、勾稽关系复杂。纳税人各项销售、支出需要按照不同类型、不同税率对应到纳税申报表上的不同栏目,企业纳税申报填写难度和工作量相比营业税时代增大很多。

 

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企业在财务处理上有集团内的统一管理需求,纳税申报表编制存在共通性。通过纳税申报管理平台可以自动从科目发生额、税控开票数据、已认证进项发票信息等多种数据源中获取详细的纳税申报表数据,并由系统自动生成纳税申报表。

 

对于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企业来说,将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纳税申报人工操作,一键生成几十甚至上百份纳税申报表,同时提高集团统一管理效率,减少因人工操作产生的差错,在效率和准确率上都将是大大的提升。

 

四.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票据影像管理

在财务共享中心集约化的管理模式下,对于财务业务中产生的大量纸质票据,可以通过票据电子化影像管理的方式实现云端管理。财务共享中心通过建立票据影像仓库,将发票、采购订单、合同、员工报销单等纸质单据通过批量扫描识别的OCR方式,转化为电子化的数据,通过平台进行统一查询。通过对纸质票据建立纸质档案管理索引,与电子票据进行关联,票据影像管理平台可以进行纸质档案的查询借阅管理,方便企业相关人员调用查看。

 

财务共享的首要目标不是为了成本的节约,而是集团企业加强财务管控的强有力的手段。在共享服务领域,服务创新和新科技应用是工作的重点,通过建立一体化的税务管理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将涉税业务进行整合管理,提高财务共享中心税务业务的管理效率和水平。